首页 > 新闻 > 中山户口代办公司:95名技工参加我市红木木工技能大赛
产品类别 / CATEGORY
联系我们 / CONTACT US

本网站专注于收集中山入户户口咨讯,免费帮助网民解读中山户籍政策。并非政府职能部门,请勿混淆

。如权利人发现存在侵权,请及时与本站联系,请勿抄袭,以及照搬,否则必追究!

中山入户网联系人:何老师手机号码:18923309557

传真号码:88928848

地址:中山市西区彩虹大道11号美银国际大厦11号1幢704卡

新闻
中山户口代办公司:95名技工参加我市红木木工技能大赛
编辑:中山户帮帮   发布时间:2018-08-20

先笔试,再实操,一天半时间,制作一张红木椅子或凳子,不用能钉子,不能用电动工具,更不能使用自动化设备……8月15日,一场带有浓浓传统味道的市级木工技能竞赛,在大涌镇红博城内举行。

文、图 | 范展颢  编辑 | 贾荐勋

考点:从原料到成品,诠释工匠精神

当天上午,由市人社局、大涌镇政府主办的中山市手工木工(高级工)职业技能竞赛暨中山市首届家具行业“鲁班工匠之星”技能大赛,在大涌镇红博城开锣。代办中山户口了解到本次赛事邀请了来自国内的5名资深专家作为评委,最高奖项的奖金高达10000元。大赛吸引了95名选手参加,创下近年市级木工技能赛事之最。

  

“大涌镇举办木工技能赛事,推广和建立产业工匠精神的做法很有借鉴意义。”国内红木家具技术专家、《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》标准主要负责人曹新民是本届赛事的评委之一,他告诉记者,大涌镇在一无原料、二无资金的情况下发展成为“中国红木家具生产专业镇”和“中国红木雕刻艺术之乡”,依靠当年木匠们的实干精神。中山入学了解到:如今,从原料到产品,红木家具更讲究产品升级、风格重构、文化表达、标准创新;对此,在产业融入新时代的工匠精神迫在眉睫。大涌镇积极举办技能大赛,与中山市技师学院合作创办全国首个红木家具学院,梯队式培养高层次产业人才,正是传承、发扬和创新工匠精神的有益实践。

  

主办方的负责人告诉记者,本次木工技能大赛,特别强调工匠精神,从以往关注雕刻升级为聚焦整套木工环节。对此,本届赛事主要考评参赛者制作榫、卯的传统技艺,引导我市红木家具从业人员继续加强木工基础和技能的提升。


现场:新一代红木工匠登上舞台

据统计,本届赛事为期3天,得到了市红木家具行业协会、市工艺美术协会以及多家红木家具商会提供技术支持;吸引了95名选手报名参赛。大赛分职工组、学生组两组,比赛同时进行。职工组报名参赛选手有50人,学生组报名参赛选手有45人,年龄最小的才18岁,最大的56岁,其中不乏业界资深人士和优秀红木工匠。5名国家级专家逐一对参赛者的成绩和成果进行考核,分别评出职工组和学生组的金奖各1人、银奖各2人、铜奖各5人、优秀奖各10人,奖金最高达到10000元。

  

记者留意到,每年有200—300人毕业的大涌红木家具学院,其培养的高层次工匠已登上舞台。

  

曹新民告诉记者,本次赛事主要考核参赛者制作榫、卯的技能。在红木产品的拼接部位,凸出部分叫“榫”,凹进部分叫“卯”,两者相拼,紧固结实,天衣无缝,是一种充满智慧的传统木匠工艺。

  

测量、切割、打磨、修改、组装……22岁参赛者郭杏娟来自我市南朗镇,是中山市技师学院大涌红木家具学院的大二学生,她在赛场上加工着红木餐椅,技艺娴熟。

  

中山户口了解到郭杏娟告诉记者:“我自小就知道中山做红木家具很厉害。家里的红木老沙发,越旧越有味道,让我产生了长大后钻研这门行当的浓厚兴趣。我现在读的是家具设计专业,以后也要往这个方向去发展,向大家证明女孩子也可以做这类同时考验脑力和体力的技术活。”

  

来自河南郑州的张文浩,也是大涌红木家具学院的在校大学生。他说:“家里有人做这个行当,于是我也在耳濡目染下对红木家具产生了浓厚兴趣。往后,我打算往新中式、新经典、简洁式红木家具的方向发展。”

  

曹新民评点说:“榫、卯之间的制作和使用得当,两个部件之间就能严密扣合,不耗一根钉子。自古至今,制作榫卯是传统工匠必须掌握的技艺,也是反映工匠技艺高低的‘镜子’。”


本文刊登于《中山商报》2018年8月17日2版

欢迎读者赏析阅读




相关新闻